第(3/3)页 周朝的国运也一扫往西日暮西山的景象,猛然暴涨,显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气象。 随之而来的变化,就是姬扁在诸侯王送来的兵士之中发现了不少的人才。 同时无论他执行什么样的命令,都有种天地同力、心想事成之感。 于是他趁热打铁,将各国贡奉的宝物拿出来一些。 专门招揽一些纵横家、名家之徒散往各国。 让他们游说那些与其国国君不合的封君。 以真身炼神之法和封爵,来令他们自立并尊周国为天下共主。 在秦始皇没有统一全国,并设立郡县制之前。 中原大地之上实施的乃是分封制。 那就是一个城池的邑宰就相当于这个城池的君主,而且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任职期限。 除了需要遵从主家的命令外,整个城池就是以邑宰为尊。 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动的话,这块地他还可以传于子孙。 依旧以原本的薛城举例。 薛城在田婴和田文父子的治理下,甚至有一套自己的法律、制度、度量衡等。 就差一个名正言順的理由,就能独立出去自立一国了。 天下间,像薛城这样的地方不在少数。 像他们这般有野心的封君也不在少数。 因此没用多久,齐、楚、魏、秦等国就发现自家国运正在不断的减少。 然而有那种野心勃勃的封君,就有忠心耿耿的。 特别是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,基本上算是将分封制半废除了。 而且一些起于毫末、通过军功晋升的新进勋爵,对于秦国的忠诚度更高。 有一些人先是假意答应了姬扁的要求,等使者走后转手就禀告给秦王嬴荡,将其卖了。 不独独是秦国,其他诸国也是如此。 因此没过多久,姬扁欲要分裂诸国的目的就被各国国君所知悉。 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,姬扁的目的并不只是想要名誉上共主尊荣那么简单。 而是实打实的想要重新令周朝,再现先前一声令下诸侯朝奉的盛况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