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不一时来到东边一处平旷崖台之处, 此处西有茂林相间,隔却纷扰。 东则伴崖邻云,开阔心胸。 “好,好地方!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!” 宁采臣在周围转了一圈, 朗声赞道。 “那就便在此处吧!” 灵青见他赞叹,王博明也满意,点了点头。 一挥手中拂尘,就见地面高台隆起,枝繁叶茂。 不一时,一座古拙朴素,却幽韵十足的木屋就立了起来。 “道长好神通!” 宁采臣看着一脸羡慕的说道。 “不知小生可否有幸拜学?” 他经日里和王博明两人在一起,他们使得也多是一些正气佛光,虽然玄奇,但也看不出什么奥妙。 自昨日见了小卓凭空升起土台,今日又见灵青以草木顷刻间成了一座书庐。 顿时心生向往,也是颇感好奇,方才开口求问。 灵青闻言睁开洞真法眼看了看,见他身上文气成韵、正气盎然,笑着摇了摇头说道。 “经义之中也有大道,其势能分清厘浊、架海擎梁。 可比贫道这蜿蜒小道宽阔的多。 况且君心在彼而不在此,与其问贫道,不如求问博士。” “是小生孟浪了。” 宁采臣也是乍见之下,一时倾慕。 若真让他放弃学业,出家修道,他还真不一定能够下得了决心。 听了他言,也看清内心,将心思放在学业之上,只等高中之后光耀门楣,封妻荫子。 转身向王博明一拜求道:“望先生日后不吝赐教!” “采臣兄哪里的话,圣人之言全在经义之中,你我同求!” 王博明见他如此连忙扶起。 他与其相处时日不短,知其脾性确实是个可交之人。 他们儒学又没什么门户之见,须得藏着掖着,宁采臣既愿学,他自也愿教。 灵青等人见状纷纷向两人恭贺道喜。 定下了处所也就不急了,回头让脂玉安排人布置一番也就是了。 大家随即又在山上游览起来。 第(3/3)页